七月初,江蘇省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管工作交流會在無錫召開,這是機構改革后召開的第一次全省認可與檢驗檢測工作會。
檢驗檢測是重要的質量基礎設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近年來,江蘇檢驗檢測工作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質量認證認可體系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主動作為、扎實推進,找準在深化改革中的新定位,擔起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新使命,展現在市場監管中的新作為,在改善市場供給、服務市場監管、優化市場環境、促進市場開放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截至2018年底,全省從事檢驗檢測服務獲CMA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2200多家,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82家;從業人員8萬余人,擁有檢驗檢測儀器設備近4.5萬套,實驗室面積達500多萬平方米,累計出具檢驗檢測報告3千多萬份;建設國家質檢中心53個,省級質檢中心64個,綜合能力水平位于全國前列。近日,蘇州市國家空氣凈化產品及氣體檢測儀器質檢中心(江蘇)以90.6高分通過國家專家組驗收,成為國內首個潔凈產品和氣體檢測領域的國家級質檢中心。
機構改革以來,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管工作聚焦高質量發展,聚力高質量監管,著力高水平履職、高起點推進、高標準要求,奮力開創全省認可與檢驗檢測工作新局面。一是實施“五監管”,高水平履行檢驗檢測市場監管職責。在全省大力推行檢驗檢測“五監管”,即:積極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形成對檢驗檢測機構常態化管理機制;嚴密組織技術監管,確保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能力相符;聯合實施信用監管,不斷提高檢驗檢測機構公信力;加快推進信息化監管,提升檢驗檢測機構監管效能;適時開展重點、專項監管,防范化解檢驗檢測市場風險。通過“五監管”,形成對全省檢驗檢測市場的立體化監管網絡。嚴厲打擊假數據、假報告、未檢出報告等違法行為,不斷規范檢驗檢測行業秩序。二是強化“三服務”,高起點推進檢驗檢測行業發展。以質檢中心、信息平臺和數據資源為抓手,不斷強化檢驗檢測服務政府、服務企業和服務社會的作用。引導檢驗檢測機構順應新興產業發展趨勢,有計劃建設一批高質量、特色鮮明的國家和省級質檢中心,推動檢驗檢測行業集聚式發展。加快建設省級檢驗檢測資源信息服務平臺“蘇檢通”,進一步提高全省檢驗檢測信息開放共享水平。加大檢驗檢測行業發展統計數據分析研判力度,指導全省檢驗檢測行業高質量發展。另外,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積極推進長三角檢驗檢測一體化工作,目前已有4項建設融入一體化項目。組織省纖檢院和南通疊石橋紡織出口基地開展“一帶一路”檢驗檢測護航行動。三是夯實“兩根基”,高標準筑牢檢驗檢測工作基礎。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推動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機構主體、社會參與的共建格局,不斷夯實檢驗檢測監管工作的人才基礎和社會基礎。持續開展檢驗檢測機構行政監管人員、監管專家的專業技能培訓,抓好新興產業、戰略性產業檢驗檢測人才隊伍培訓,不斷強化誠信意識,提高專業服務能力。加快推進檢驗檢測專家庫建設,進一步規范監管隊伍,用好專家隊伍,建強專業隊伍。開展“世界認可日”主題宣傳活動,采取實驗室開放、檢驗檢測便民服務、邀請老百姓和媒體參與檢驗檢測市場監督檢查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群眾對檢驗檢測知曉度、參與度和滿意度。